昨天老王来找我诉苦,说五年前借给朋友10万块,当时随手写了张借条就扔抽屉里了。现在想要钱,朋友却耍赖说早就还了。更糟的是,老王发现那张借条好像已经失效了...
很多人以为借条就跟食品一样,放久了就会过期。其实法律上根本没有'借条过期'这种说法,真正计算的是诉讼时效。《民法典》明确规定,普通借款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。
但这个3年从什么时候开始算,里面门道可多了:
老王的情况就属于第一种,借条上写明了还款日期,现在早已超过3年时效期。
别慌!就算过了3年,还有办法补救。关键在于要重新激活时效,专业术语叫诉讼时效中断。只要做到以下任意一点,3年期限就会重新计算:
上周我帮老王出了个主意,让他给朋友发了条微信:'那10万块钱你最近能 还多少?'对方回复'现在真的没钱'。就这一句话,诉讼时效立即中断,全新的3年有效期又开始了!
平时处理债务纠纷,经常见到这些让借条变成废纸的情况:
错误类型 | 具体表现 | 解决方法 |
---|---|---|
基本信息不全 | 没有借款人身份证号 | 补全身份信息 |
签名问题 | 只有签名没有手印 | 当面按手印 |
金额不清 | 大写小写不一致 | 严格核对 |
还款日模糊 | 写'有钱就还' | 明确具体日期 |
利息约定不明 | 只写'有利息' | 注明具体利率 |
特别提醒: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电子借条,也要注意这些细节。去年有个案子,因为电子签名没做认证,最后法院根本不认。
上周刚帮一个客户处理了2015年的债务,靠的就是这些技巧。其实借钱这事,关键是要懂得保护自己。下次再借钱时,记得把借条写规范,定期维护维权记录,这样才不会吃哑巴亏。
有人说借钱伤感情,但我觉得伤感情的不是借钱这件事本身,而是处理不当带来的纠纷。与其到时候撕破脸,不如从一开始就留好凭证。毕竟在金钱面前,再好的交情也需要法律来护航。